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

如何達成完美的自體脂肪移植手術

太陽穴補脂
自體脂肪移植的歷史相當久遠,甚至可以追朔至百年前。然而,以前的手術技術及觀念都未臻成熟,因而導致許多併發症產生。這也使得自體脂肪移植這一項手術後來沉寂多年。


但是,畢竟自體脂肪移植擁有許多優點,包括:

  1. 無排斥;
  2. 塑型容易;
  3. 可以長期存留。

因此一直有許多醫師不斷努力在建構該項手術的觀念。
例如:
1988年,Askin用預鑄袋形空間以容納移植的脂肪。
1990年,美國Nguyen醫師發現肌肉組織是脂肪最佳的移植區域。
1993年,巴西Carpaneda醫師認為移植的脂肪球團半徑必須小於2 mm,才能有較好的結果。
1994年美國Sydney R. Coleman醫師提出結構式觀念,並認為某些移植區,如眼皮周圍,每個脂肪小球必須縮小至1/30-1/50毫升(cc),才有較佳的存活率。


這些前人建構出來的醫療知識,的確能大幅增加自體脂肪被移植後的存活率,並且被用在一些手術器械的發展上。因而有許多自體脂肪注射器材的問世。也由於這些先進手術器械的發明,使得自體脂肪植植的運用度更廣(包括重建與美容),也造福更多人群。
臉頰補脂
在目前滿街都是醫美診所的情形下,似乎每間診所都可以施行自體脂肪移植手術。但是,是不是每位醫師都能完美的執行該項手術,並達成顧客的需求呢?
答案是否定的!
為什麼呢?

因為要精確施行自體脂肪移植手術,該醫師需要備齊三項要求

  1. 擁有能精準打出至少1/120毫升以下容積脂肪小球的器械;
  2. 能夠精準的將脂肪小球平均分佈至需求的部位;
  3. 具有良好的空間概念與審美觀。

說明如下:
一、
就如同插秧時需要將秧苗分株種植,如此方可讓每株秧苗獲得最多的養分。同理,脂肪小球的容積越小,面積/體積比越高,則脂肪小球吸收養分越容易,因此存活率越高。
所以,使用適當的精密器械來執行,是手術成功的第一要項

二、
人體的皮膚至骨骼中間存在許多平行的組織結構。醫師要做好自體脂肪移植手術,就需要將脂肪由下而上地分配注射到每一個組織層次。較厚的組織注射多一點;較薄的組織注射少一點;血液循環好的組織注射多一點;血液循環差的地方少一點。這就是結構式自體脂肪注射的概念。好像貨物裝上船舶時,要考慮船舶在水面上的平衡狀態,避免前後左右的不平均。
醫師有結構式注射概念,是手術成功的第二要項。

三、
醫師須要有良好的空間概念與審美觀。例如要建造一座拱橋,橋的兩側橋墩較短,橋中央的橋墩較長,這樣才能撐出一座拱橋。至於橋面的曲度要呈現出何種樣貌,就要看醫師的審美觀了。假設要補自體脂肪在臉頰,除了要考量顧客的期待,也要考慮顏面整體的比率及形狀,才能決定需要補多少量的脂肪。
醫師有好的空間觀念及優良的審美觀,是手術成功的第三要項。

總而言之,精密自體脂肪注射器械的取得不會困難。結構式脂肪注射的觀念也容易學習。
最困難的就是該醫師的空間概念,是否有依照每個人的身形不同而規畫;該醫師的審美觀是否符合顧客的期待。這就牽扯到醫師的個人經驗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