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7月11日 星期六

基本縫合技巧( 二 )縫線的歷史


學會處理傷口後,就要來認識縫合的基礎。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想要有優秀的縫合技巧,除了苦心勤練以外,一定要知道各種縫線的特性。不過呢,在介紹縫線之前,我想告訴各位一些縫合的歷史:


1. 古埃及:
最早於歷史上有記載的縫合記錄是西元前1100年前,一個木乃伊的肚子有縫合過的遺跡。埃及人用銀針將植物纖維、頭髮、韌帶等穿過傷口以縫合。

Susruta

2. 印度:
歷史上最早描述縫合的專書是由Susruta(蘇斯魯塔)於西元前500年所寫。他著作的『妙聞集』內對印度傳統醫學Ayurveda(阿輸吠陀)的縫合有詳細的介紹。那時候使用的線材包括linen(亞麻)、flax(胡麻)、hair或是sheep gut(羊腸。歷史上第一種可吸收線)。

自此以後,歷史上一般認定,包含埃及、巴比倫、希臘及阿拉伯的縫合技術均源自於印度。

Hippocrates

3. 希臘:
Hippocrates(希波克拉底,西元前460年)僅將縫合運用於表皮傷口的治療。線材有動物韌帶、筋膜條及金線等。

Antyllus(西元前3世紀)則利用動物腸線修補外傷性血管瘤。

Aulus Cornelius CelsusGalen

4. 羅馬:
Aulus Cornelius Celsus(賽爾瑟斯,西元前50年)首先發表利用縫合以止血。他也會使用continue及simple suture的技巧。這個時期needle holder已經是縫合的基本配備了。各種材料被開發:linen(亞麻)、毛線、silk(絲)、頭髮及金屬夾,並依照傷口類型的不同來運用。

Galen(蓋倫,西元前211年)發表傷口縫合、腹部縫合及血管縫合的技巧,其影響往後的醫學發展直到十七世紀。


5. 阿拉伯:
Abulcasis(阿布卡色斯,西元十世紀)使用各種不同的材料如腱、hemp(大麻纖維)、牛韌帶、頭髮來縫合腹部傷口。並以絲或麻繩來結紮血管。至於針頭則有骨頭或bronze(青銅)等種類,形狀有直型或彎曲狀。

第一個醫學學校

6. 羅馬:
西元十一世紀,於義大利的Salerno地方成立第一個醫學學校。其中的學者Rogerio與Rolando使用一些新的材料如駱駝韌帶、紡織的駱駝毛、馬毛。他們開始使用腸線來縫合內臟,並廣用於傷口甚至於骨骼的縫合。

Ambroise Paré

7. 法國:
Ambroise Paré(1510年)原先是理髮匠,最後成為最偉大的外科醫師之一。他使用較細的亞麻繩與絲線來結紮血管。至於西元十六至十八世紀並沒有開發較為突出的線材。

8. 1906年
完整消毒的catgut(腸線)正式上市使用。

9. 1931年
使用polyvinyl(聚乙烯)為原料的可吸收性人工縫線研發成功。

10. 1939年
coated polyamide被開發出來。

11. 1960年代
polyester(聚酯)正式用於臨床。

12. 1970年
polyglycolic acid製成的可吸收性縫線Dexon開始臨床使用。

以上就是縫線歷史的部分回顧。材料學的進步是很快的,所以我們相信未來將有更多種類的線材被用於臨床上。